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身边的电脑正在播放今年箱根驿传的预选赛,也就是网友俗称的「跑机场」。看着大家「无聊」地跑圈,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看「箱根驿传」?
最初接触箱根驿传,是由于另一本著名的小说,《强风吹拂》。如果仅看名字,《我们的箱根驿传》很可能会被误以为只是另一部关于青春与奔跑的励志小说。但本书的作者并不简单。熟悉《半泽直树》的人大概能猜到,这并不会是一场单纯的普及箱根驿传、简单「跑完全程」的故事。它把青春热血漫画融入了浓重的「半泽直树」的印记:复仇——被淘汰后的复仇,对往日宿敌的复仇,乃至职场上的复仇。跑步只是表层,真正贯穿全文、驱动人心的,是那种「不被看好也要赢回来」的执念。
与许多以「强队」为主角的热血体育作品不同,《我们的箱根驿传》选择了一支杂牌军作为叙事核心——甚至是不被官方记录认可的联合队。队伍由预选赛(没错,就是开头提到的跑机场)落选学校的选手组成,动机各异、性格迥异,乍看之下几乎没有胜算。可正因如此,观众的目光才被违背预期的比赛目标而紧紧吸引。
值得玩味的是,小说并不只是跑步叙事。《强风吹拂》里,奔跑是纯粹的理想象征,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修行。而《我们的箱根驿传》则更像是一场综合性的社会切片。池井户润把「跑步」放进了他熟悉的职场语境中,不仅有选手、教练的视角,还加入了赞助商、媒体等元素。驿传不只是运动,更是舞台:有人借此圆梦,有人借此洗白,有人只是在商业运作里谋一席之地。运动员的拼搏,与电视台的技术安排、节目组的博弈、赞助商的利益纠葛交织在一起,让他在叙事容易雷同的体育题材小说中展现出自己的差异。评论者常拿它与《强风吹拂》对比——后者像一首关于信任与青春的诗,而前者更像一篇社会报告。前者让人感动,后者让人清醒。池井户润并不追求浪漫化的运动精神,而是描写在现实压力下,人们如何用比赛来证明自己、洗刷屈辱,和自己和解,甚至重新夺回被剥夺的尊严。
小说中最有趣的部分,或许是对箱根驿传每年转播的描写。书里提到,箱根驿传直播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在不同机位、不同路段之间切换。这个技术细节,在文学层面成了一个绝妙的隐喻——作者的叙事结构就像一场现场直播,几条主线频繁切换,镜头在不同学校的选手、教练、记者和高层之间穿梭。每一次视角的变换,都是一次「镜头切换」。而镜头切换之间,也会和直播节目一样,闪回先前采访的画面和故事背景。读者也就像观众一样,从各个角度拼出一个并不完全透明的真相。可以说,池井户润的文字本身就有一种电视语言的节奏感。对于看了多年箱根驿传直播的我来说,书里的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几乎能在脑中自动播放:转播镜头的切换、解说员的语气、赛段的标志性建筑、赞助商的广告插入、主题曲的响起……这一切都在文学的形式中被重新演绎。从这一点来说,作者的确是下了功夫的。
故事结构上,池井户润延续了他标志性的「爽文逻辑」:逆袭、揭露与报复。但带来的问题是,在1/3处我就几乎能预料到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尽管如此,他的写作依然让我愿意一页页读下去,因为在剧情中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了通向胜利的那种青春热血、拼死挣扎的姿态——无论是选手、教练还是电视台的员工。《半泽直树》中那些熟悉的设定——被低估的主角、权力与金钱的对抗、最终的逆转——构成了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叙事快感。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提供了一种观看「箱根驿传」的新角度。小说让我们意识到,体育盛事并不仅仅属于跑者,也属于镜头背后那群制造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