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学期开始了。
英国的课程设置和国内大学课程非常不同。国内由于自己修读两个专业,因此每个学期自己要修读十几门课程。除了语言课程是20多人的小班化教学外,其他普遍都是每周一节的大课。由于课程数量颇多,各类「跑量」的课程常常把我的课程表从早八点填满至晚九点。
而在莱村,往往一学期的专业课只有两三门。例如,第一学期的两门课是EN1010(Reading English)以及 EN1020(Novel)。每周,每一门课由一节大课(Lecture)和一节小课(Seminar)组成。如果选上三门专业课的话,一周一共三节 lecture 和三节 seminar,一共六个课时。和国内的「996」式课表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这两门平凡无奇的大一入门课程,但却足以给刚到英国的我们一记下马威。
Reading English 看上去像英语泛读课,但实际上是英语诗歌鉴赏。课程涵盖了英美各个年代的诗歌类型,从十四行诗到现代诗,并强调通过文本分析的细节来讨论作者的创作手法——这一点上来说,的确有一些高考古诗词分析的风范。课本的教材是一本两千多页的 Norton Anthology,每次 lecture上,老师会针对某几首诗歌作为一个主题进行讲解。随后,在当周的seminar 上,学生会被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博士生或年轻教师带领,对于某几首诗歌进行讨论。在每次 seminar 前,老师会提前预告需要讨论的诗歌以及问题。学生必须提前进行准备并在课上进行输出:一些小组的老师比较友好,主要由各位同学自助发言;而另一些较为严厉的老师会随机点名进行回答。
好在我们小组的老师 Ian 是前一种。
说起来,Ian 和中国还有不解之缘。几年前,他曾作为外教参与清华大学的暑期项目,并在那边呆了一批中国学生。学生们还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岩约翰」。在第一次课之后,他主动欢迎我可以去校内网加他好友。于是,我的校内网有了第一个外国友人「岩约翰」。倘若再过两年遇见,可能就该添加微信了。
岩约翰是苏格兰人,这为我本已不易的 seminar 又平添了几分难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纯正的苏格兰口音。每次 seminar 开始,我都要花好几分钟才能适应。第一节课上,我恍惚间听到「a boat」,正纳闷为什么这首诗会与船搭上关系。后来才猜明白,原来他想表达的是「about」。这个词后来也成为了我向别人证明我熟练掌握苏格兰口音的证据和谈资。
相较于其他老教师,岩约翰的 seminar 气氛相当活跃,甚至有些「不正经」。他对于大家的课堂纪律毫无要求,大家可以随便插嘴提问或者讨论。当读到一些无聊或者奇怪的诗,他也会跟我们一起吐槽作者的用词和选材。甚至在一节课上,他让大家分小组,按照格律自己创作一首诗,并最后将最佳创作奖颁给了一首由几十个「fxck」组成的恶搞之作,并且用纯正的苏格兰口音在教室里高声朗读。在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岩约翰给大家带来了圣诞礼物和mince pie,于是我们放着圣诞歌曲,吃着小甜点,总结了这个学期的知识重点。
作为英语学院课程编号最小的一门课程,Reading English 更像是一门与高中衔接的课程。对于英国本地学生来说,这门课程不会有太高的难度。每周的阅读量和工作量微乎其微。后续当自己遇上 EN1020 和 1050 而备受打击之时,都会怀念这门「入门课」的好。
诗歌分析和财务分析一样,可以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于外国学生而言,最简单直接的一定是定量分析:诗歌的韵脚是什么,整首诗歌的节奏韵律是怎样的,换韵脚的时候是不是换了一个意群……真正常用的套路无非就这么几个,在上了几节课之后也能掌握个七七八八,在遇到一首新的诗歌的时候基本也能在 seminar 上扯上几句。
真正困难的是定性分析,例如象征、隐喻、历史背景等。记得在一个 lecture 上,大家在分析一个小兔子和皇后的童诗。来自中国的我们联想到的普遍是童话,最多也就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但英国同学看到红心能想到皇后,能想到女王,能想到英国的王室、君主制……后来想想也不意外,毕竟外国学生来国内看到红星也想不到中央,看到手里的灯也不会想到革命的明灯吧。但好在 EN1010 更多注重的是文本分析,因此作者的生平、时代等都不必提及,对国际学生来说算是一件好事。
结课的时候正值秋末冬初,莱村寒风萧瑟。老师也非常应景的选了 Philip Larkin, 这位莱斯特的诗人的诗歌作为期末考试题目。这是一首非常有画面感的诗歌,如果我会油画,我还挺想将它画出来的。
And now the leaves suddenly lose strength.
Decaying towers stand still, lurid, lanes-long,
And seen from landing windows, or the length
Of gardens, rubricate afternoons. New strong
Rain-bearing night-winds come: then
Leaves chase warm buses, speckle statued air,
Pile up in corners, fetch out vague broomed men
Through mists at morning.And no matter where goes down,
The sallow lapsing drift in fields
Or squares behind hoardings, all men hesitate
Separately, always, seeing another year gone
–Frockcoated gentleman, farmer at his gate,
Villein with mattock, soldiers on their shields,
All silent, watching the winter coming on.